1、 個人獨資、合伙企業繳納個人所得稅,2000.1.1起不交企業所得稅了。
2、 對外投資入股取得的股息、紅利所得以及固定資產盤盈、因債權人原因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物資和現金溢余等所得都是征稅對象。
3、 收入總額包括:租賃、利息、特許權、其他、股息、生產經營、財產轉讓以及減免或返還流轉稅。(補貼收入)
4、 國務院統一規定清產核資評估固定資產凈增值不計入所得額中。
5、 產權轉讓凈收益交稅。凈損失可減。
6、 股份制改造資產增值部分用2個方法調整所得額。(在進成本時)
7、 接受實物捐贈,清算時入所得。
8、 折扣銷售,不一發票不得減。
9、 包裝物押金逾期、收了1年了就要進收入。
10、 試運行收入并入總收入。
11、 涉及職工住房問題:取消2金前,不計收入和損失。取消2金后,應進入損益。
12、 2001年1月1日起,金融企業應收利息180天內算。本逾期180天按實際收取算。
13、 2001.1.1起,金融企業不提壞賬準備了。
14、 稅前扣除5大原則:權責發生制、配比、相關、確定性、合理性原則。
15、 如果納稅人存貨流程和后進先出法一致才可以用。
16、 4小稅在管理費用中列支:印花稅、車船使用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不得再重復扣。
17、 借款費用:利息支出,是指建造、購進得固定資產竣工決算投產前得進原值。
18、 資本化利息問題,非正常中斷較長時間可不進原值。
除非指明用于無形資產開發,一般不將計入無形資產成本。按技術開發費歸集了的開發費用可直接進入管理費用。
籌建期除對外投資、固定資產購置,其他進開辦費。
19、 從關聯企業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支出,不得在稅前列支。
20、 不是工資薪金的企業雇員收入:
股息性所得、按規定為雇員支付的社會保障性繳款。
納稅人負擔的住房公積金。
-2147483647、 工效掛鉤。兩個低于:實際發放總額在總額中的增長幅度低于經濟效益增長幅度。
職工平均工資、薪金增長幅度低于勞動生產率增長幅度。
飲食企業按國家規定提取的提成工資準予扣除。
按實限額內列支的有:冬季取暖補貼、防暑降溫費、勞保費。
軟件開發企業實際發放的工資在:批、軟件產品開發主營、年銷售自產軟件收入35%,年技術轉讓收入50%(技術市場合同登記了)研發費5%。可據實列支。
21、 工會經費2%列支要有《工會經費撥繳款專用收據》。
22、 公益、救濟性捐贈。3%和1.5%比例。四個全額扣除是:①紅十字②老年服務機構③2001.7.1起農村義務教育④公益性青少年活動場所。(紅、老、農、青)
23、 招待費限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5‰或3‰,投、補、其、外收入不提。
24、 保險基金、統籌基金,規定上繳的扣除。財保、運保、特殊工種人保準予扣除。
25、 租賃費要分清是經營性還是融資性的。
26、 壞賬準備:5‰,年末應收賬款。
應作壞賬的:破、死、災、逾期法院裁決無法了、逾期3年、總局批等。關聯、非購銷關系的不提準備。關聯企業除了法院判破產不得稅前列支。
27、 直接借出的款項無法收回或逾期無法收回的,一律不得作為財產損失。其他委托金融保險企業借的,可以扣除。
28、 總機構管理費 ,提取比例一般不超過總收入2%
29、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省規定的可以稅前扣除。
30、 規定比例內住房公積金,住房周轉金不足支付的,報批后可支。
31、 三新: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費用。國有、集體工業企業及其控股并從事工業生產經營的股份制、聯營企業發生的比上年增長達到10%,加扣實際發生50%。(必須是營利企業),此政策當年有效,超過所得額以后不再抵扣了。國家財政、上級撥款的部分稅前不得扣除,也不得計入技術開發費實際增長幅度基數和計算抵扣所得額。
32、 社會力量、企業單位資助非關聯科研機構等全額當年扣除。
33、 投資于符合產業政策的技改項目的企業,其項目所需國產設備投資40%可從企業技術改造項目設備購置當年比前一年新增的企業所得稅中抵免。可延續5年抵補。
34、 廣告費,營業收入2%內據實扣除。糧食白酒廣告費不得稅前扣除。2001.1.1起,制藥、食品、日化、家電、通信、軟件開發、集成電路、房地產開發、體育文化、家具建材商城等,8%,超過可無限期結轉。
廣告費3標準:1、專門機構2、實際支付3、媒體傳播。
35、 業務宣傳費,營業收入5‰據實列支。
36、 差旅費、會議費嚴格手續要求真實。
37、 傭金:3條件。合法憑證、中介服務、個人不超5%。(自己銷售員不算的!)
38、 不得扣除的:資本性支出、罰款、滯納金、贊助、無關擔保本息、與取得收入無關的支出,回扣、幾大準備。
39、 虧損彌補,5年延續期。聯營企業虧損就地彌補,分回利潤應先補虧。境外可互相彌補。境內外不行。
40、 匯總、分立、兼并、股權重組…基本就那樣。看獨立。
41、 虧損要在年度終了45天內報送資料。
42、 關聯企業3法調整:獨立企業來往、再銷售法、成本加費用和利潤法、其他。
43、 固定資產殘值5%內企業決定。無形資產按開發過程中實際支出計價。遞延資產5年。
44、 固定資產改良支出標準:20%原值、2年壽命、新的用途。
股權投資與合并分立的稅務處理
不論企業會計賬務對投資采取何種方法核算,只要被投資企業會計實際做了利潤分配處理(包括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轉增資本)時,投資方應確認投資所得實現。
股權投資轉讓所得應并入企業所得額中。
企業因清算、轉讓或清算處置股權投資而發生的股權投資損失可以在稅前扣除,但每一年扣除的損失不得超過當年實現的股權投資收益和投資轉讓所得,超過可無限期轉以后扣除。
以非貨幣性資產對外投資,如資產轉讓所得數大,報批可當期和隨后不超過5年內均入所得。
整體轉讓資產,非股權支付額不高于所支付股權的票面價值20%的,轉讓企業可暫不確認所得或損失。不在一省報總局批。
轉讓、接受都要以接受股權成本或資產成本在原企業帳面凈值基礎上確定,不能按評估的。(這個規定與部分非貨幣資產投資不同,那個行)
整體置換
補價不高于25%的,雙方可不確認資產的所得和損失。
合并業務
合并企業以前年度虧損不得結轉合并企業彌補!合并資產可按評估價確認成本。
為合并而向股東回購股票差額應做收益或損失。
合并企業支付給被合并企業或其股東得收購價款中,非股權支付額不到支付股票票面價值20%的,選擇按下列3種方法進行所得稅處理:
1、 被合并企業不確認全部資產的轉讓所得或損失,不計算交納所得稅。所有稅務事宜由合并企業負擔:
5年期沒到的虧損彌補公式:可彌補被合并企業虧損額=合并企業某一納稅年度未彌補虧損前的所得額*(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合并后合并企業凈資產的公允價值)
2、 被合并企業股東以舊股換新股。不視為出售舊股,購買新股處理。被合并企業股東換得得新股得成本以其所持舊股成本為基礎確定。沒換新股的,按財產轉讓方法算。
3、 合并企業接受被合并企業全部資產的計稅成本,須以被合并企業原帳面凈值為基礎確定。
如并合并企業凈資產幾乎為0,合并企業以承擔被合并企業全部債務方式實現吸收合并,不視為被合并企業按公允價值轉讓、處置資產,不計算轉讓所得。原被合并企業股東視為無償放棄舊股。
分立業務稅務處理
被分立企業視為按公允價值轉讓資產,計算所得交稅。可按評估價確定成本。
分立企業支付非股權支付額不超過支付的股權票面價值20%的,選擇下列3法:
1、 被分立企業不計算所得稅。(不確認所得或損失)
2、 被分立企業納稅事項由接受資產的分立企業繼承。虧損按分立資產比例繼續彌補。
3、 分立企業接受被分立企業全部資產和負債的成本以被分立企業的帳面價值為基礎結轉確定,不得按評估價確認成本。
被分立企業股東取得分立企業股權,如需要放棄部分或全部舊股,新股成本好算。
如不需放棄,新股成本可2法確認,1新股成本為0;調低舊股成本,加到新股上去。
優惠政策
1、 民族自治地方,省政府批準。
2、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內的高新技術企業,15%,新辦的投產之年度起免稅2年。
3、 第三產業。一定期限內減免。
4、 為農服務的、科研機構,高校四技收入暫免。
5、 新辦咨詢業、信息業、技術服務業,2年免稅。
6、 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業,1免1減。
7、 其他公用、三產、教育衛生,報批可減或免1年。
8、 三廢為主要原料,5年內或減或免。
9、 用企業資源目錄中列示為主要原料生產免5年。用其他企業的減免1年。
10、 用其他企業煤矸石、爐渣、粉煤灰作原料生產建材免5年。
11、 老區等窮地方可批準免3年。
12、 技術轉讓30萬以下免稅。超過部分征稅。
13、 自然災害地方批準后可免1年。
14、 新辦勞動就業服務企業,安置待業青年超60%,免3年。以后超30%,再減半2年。
15、 校辦企業免稅。
16、 福利企業,四殘35%免,10%--35%減半。
17、 境外自然災害,可1年減免。
18、 高校后勤實體免。(主要就這些了)
其他注意事項
1、 鄉鎮企業計算所得稅最后要扣除10%社會性開支。
2、 總機構管理費是總收入的2%。包括營業外收入。
3、 私營企業是要交企業所得稅的。
4、 所得稅稅法原則:合理性、相關性、配比、確定性原則。
5、 銷售折扣開票符合規定是可以在稅前列支的。
6、 酒產品只有白酒的廣告費不得在稅前列支的。
7、 兩檔優惠稅率是按年所得額大小確定的,不是企業大小確定的。
8、 聯營企業是先稅后分,投資方分得的利潤匯總時可以扣除已納稅金的。
9、 從被投資企業分得的非貨幣資產要用公允價值計算所得額。
10、 開辦費從開始經營月份的下月開始起,不短于5年時間均攤。
11、產租賃費的列支需要分清是經營性的還是租賃來的。
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
1、 中外合作企業不組成法人的,合作外方視為外國企業,不享受優惠。有章程共擔風險除外。
2、 2001.1.1外國企業郵電通訊軟件、使用費作為特許權使用費征所得稅。
3、 預提所得稅稅率20%。
4、 外商投資企業其生產銷售利潤均按實際生產機構所在地適用稅率,匯總繳納。
5、 分期收款方式銷售,可按交付產品或開出發票時期確認收入實現,也可按約定時間確認。
6、 非貨幣資產捐贈合理估價一次計繳。有困難,5年內計入所得。
7、 現金捐贈一次進收益。(沒什么困難的,現錢嗎)
8、 應付未付款,2年未催要計入收益。
9、 籌建期內取得非生產經營收入可不作為計算減免稅期的獲利年度。
10、 合理經營為目的公司重組,轉讓給母公司等控制者不計算收益。
11、 股票轉讓凈收益并入所得額中。(這一點與內資企業比要優惠多了,不一樣啊)
12、 會員制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收會費等一次進收益,計算時可分5年均入。
13、 咨詢企業,記住比例:境內收入60%,來人參與的50%。
14、 售房(房地產企業)以境外實際售價計繳,傭金等開支不超10%。
15、 外國企業向總機構支付管理費合理可開支。
16、 借款利息不高于一般商業貸款利率。
17、 住房公積金:未改革地方按規定提的住房補貼可列。已改革的先從職工福利基金結轉余額,不夠部分可列支(不超比例)。實際支出的房屋開支費用補貼,先在公積金中支,不夠依合法有效件列支。
18、 租賃、信貸業可提壞賬準備3%
19、 公益捐贈在境內,你搞就是了。境外不給列支的。
20、 外國企業在境內設立機構、場所取得境外與之有聯系的利息、股息已經納稅的可作費用列支。
21、 技術開發費:增10%,加扣50%,直接在所得額中減。
22、 醫療保險基金、住房公積金、退休保險金之外,可提教育經費、工會經費,其他福利開支不得超過14%,據實列支。
23、 專門行業的規定:房地產按預計利潤率按季預繳。
投資認定價與原帳面價之差,視為財產轉讓收益,一次計入,困難,5年均入。
兼營投資,分開算。
24、 B股交易計入所得,不是境內機構所持有的免。
25、 外國企業轉讓其在境內外商投資企業股權超過出資部分的轉讓收益,按20%征稅。
26、 外國企業境內設立機構,有所得,按20%
27、 固定資產殘值不低于10%,特殊:石油開采提折舊可不留,6年折舊。
28、 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可提折舊。
29、 外商投資企業改組合并成為股份企業,原企業注銷,價值變動計入損益。
30、 股份企業資產重估變動部分可按兩法:按實際。10年均攤。
優惠政策
1、 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10年經營期,獲利后,2免3減。
例外:石油、客運、特快專遞、維修車輛、電器、普通儀器儀表、會計等中介機構,普通計算機軟件開發。簡單組裝、包裝、房地產、投資等。
2、 經營期指試產---終止日。
3、 年度中間開業不足六個月可選擇下年度計算優惠期。
4、 能、交、港、碼,生產性,總局批,15%稅率。(沒講年限)
港、碼,15年期,省局批,5免5減,即稅率15%
海南基礎和農業開發、上海浦東基礎,15年期,5免5減,稅率15%
5、 產品出口企業,2免3減后,當年70%出口,減半,不低10%
6、 先進技術企業,2免3減后,仍為先進,再減3年,不低10%
7、 農、林、牧、不發達地區,10年期,2免3減后,報國務院稅務主管部門批(哼哼)之后10年內可減15%--30%,特區稅率15%,開放區24%
8、 經濟特區的外商投資企業、生產經營的外國企業,沿海技術開發區、浦東新區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一律稅率為15%
9、 沿海開放區、特區開發區老市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3000萬USD以上或能、交、港,15%,其他生產性的,24%
10、 開發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外商投資企業)10年期,1免2減(不一定生產性的)
11、 國家高新區的高新企業減按15%(不一定生產性)
12、 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生產性外商投資企業,10年期,2免3減。(我噓)
13、 經濟特區內,500萬USD服務性的,1免2減。
14、 中西部鼓勵類外商企業,優惠期滿,3年內可減15%
同時被確認為先進技術或產品出口70%的,減半,不低10%
15、 優惠貸款、賣方信貸,免稅。
16、 經濟特區和國務院批準的其他地區外資銀行,營運資金1000萬USD的,1免2減。
17、 農、科、能、交、重要的專有技術使用費可減按10%稅率征稅。
18、 外國租賃公司取得租賃費中包括貸款利息扣了按10%收稅。以產品還她設備租賃款的,免稅。
19、 原企業改組或合并成了股份制的,原企業注銷了,新企業滿足下列條件:
① 原企業按規定重估了價進行了賬務處理。
② 原企業實際經營期未到規定年限補了稅了。
可重新享受了…
不符合條件,如沒享受到或沒享受完,可繼續到期。
20、 再投資退稅政策
經營期5年,退40%稅款。原企增資。
再投舉辦、擴建產品出口或先進技術企業以及海南基礎再投原企或新基礎企業。5年期,100%
注意:實際投入之日起1年內申請。
中途撤回投資不滿5年,補稅。3年內沒達到出口標準、先進企業稱號,補60%。
21、 購國產設備抵免企業所得稅
外商投資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外國企業購買國產設備:
① 定比5年抵免。延續抵免最多5年。
② 設備發票價。(沒運費什么的純買價)
③ 省局批。前一年虧損以利潤為○算。
④ 查補稅屬買前的加基數,之后的不算新增。(呵呵)
⑤ 購置之后兩月內申請報告,省局收到1個月內作出審核批準。
22、 境外所得已納稅款扣除
外商投資企業(注意,不包括外國企業)分國不分項。5年期補扣。
公式:
境外所得稅稅款扣除限額=境內、境外所得按稅法規定計算的應納稅總額×所得總額
(按33%計算出的總額)
23、 關聯企業往來
記住幾個比例:25%股份、借貸資金占企業自有資金50%或借貸資金10%
關聯企業情況資料報送接通知60天內報送。
轉讓定價一般調整僅限被查年度(納稅年度3年內進行),涉及以前年度,最長10年。
轉讓定價所得不調賬的,超正常的視為股息分配,且不享受優惠19條規定。
扣繳稅款5日內交國庫。
季度15日內預繳。年度5月內匯算清繳。4月內申報。中間停業等情況60日匯算清繳。
繳外幣。按填開日外匯牌價算。多繳了,按原繳納稅款日牌價算退稅數,按當日牌價折合人民幣還外商企業。發生少繳,就按開票日牌價補稅。
一點注意:外商投資企業不交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的.
我噓,外商企業可以隨便做廣告、宣傳,沒比例限制,媽的,國家一定想,你怎么花都在給咱做貢獻,搞吧.內資企業,國家要限制他。因為大都是國有企業、集體的,法人可以借以腐敗嗎!
外資接受捐贈的可以提取折舊的。 |